中國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非藥店——屈臣氏,布局賣藥了。
又一非藥店,布局賣藥
據消息,近日,內地首家屈臣氏大藥房在廣東佛山禪城區某商場開業。
從外觀設計看,這家屈臣氏大藥房與普通屈臣氏門店風格不同,黃色的門頭上標有“watsonspharmacy(屈臣氏藥房)”字樣,店外觀還有顯眼的“藥”字標識。
主要銷售處方藥、保健品、食品及藥妝、個護產品,其中,藥妝、個護產品陳列占比近一半。此外,該藥房還配備了6位專業藥師提供咨詢服務,結算也可使用醫保。
眾所周知,屈臣氏是長江和記有限公司旗下屈臣氏集團以保健及美容為主的一個品牌,涉及的商品包括有保健產品、美容產品、香水、化妝品、日用、食品、飲品、電子產品、洋酒及機場零售業務。
目前,業務遍布24個國家/地區,共經營超12000間零售商店。在中國438個城市擁有超過3200家店鋪,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店。
換句話說,屈臣氏也是一家以保健及美容為主的零售連鎖非藥店,是繼京客隆之后,第二家在實體店賣藥的零售連鎖非藥店。
本月初,北京首家連鎖便利店京客隆開始賣藥,引起了醫藥界的一片嘩然。
但是,與京客隆不同的是,京客隆是以食品、日用百貨為主的便利店,屈臣氏則是以保健、美容產品為主的護理便利店,在專業上更接近消費群體。
屈臣氏賣藥,做起老本行
對于屈臣氏賣藥,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2017年8月初,“屈臣氏大藥房”的名字再次出現在大陸市場——武漢屈臣氏收購了一家藥店并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C證,且在線上開設了名為“屈臣氏大藥房”的網上商城。
緊接著,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附近的一家屈臣氏內開出了一間“藥房”,消費者可以在店內購買一些常用藥,這也是屈臣氏首次在實體店內試水藥品零售業務。
而其“前世今生”也是一家藥房,在成為中國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店”之前,屈臣氏最早(1828年)以“廣州大藥房”身份在廣州開業,后將藥房遷移至香港且再次改名,并在1871年將“香港大藥房”更名為“屈臣氏大藥房”。
上世紀八十年代,進入國內市場的屈臣氏,因為歷史的原因,未能取得藥品經營許可。但實際上,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屈臣氏,都為藥品安排了相當大的陳列面。
這也表示,屈臣氏賣藥,只是做“老本行”,相比其他類型的連鎖便利店,在藥品零售市場的競爭力更強。
據了解,在其線下門店一直有銷售藥品,常見的有驅蚊水、鼻炎噴霧、薄荷膏、暈車藥等。有數據顯示,2007年屈臣氏藥品所占結構份額只有10%;到了2013年,該比例已經上升到20%~25%。
屈臣氏在國內擁有3200家店鋪和逾6400萬會員,從實力上看,不亞于國內任何一家連鎖藥店。
開藥店不難,但需更專業
在消息傳播后,反饋幾乎一致認為,便利店賣藥,存在安全隱患。另外,業內人士表現的極其恐慌。
確實,鼓勵便利店賣藥,對藥品零售的沖擊很大,將直接導致行業的洗牌。
今年4月份,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布了“醫藥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并指出零售藥店未來會朝專業、健康、便利等三大方向發展。
專業類:經營品類主打處方藥、非處方藥(雙跨藥品)等?梢杂性\所,或者有醫師坐堂或咨詢。
大健康類:其經營品類除了藥品以外,還必須有中藥飲片、貴細滋補、保健品、醫療器械、消字號產品、理療產品、智能化可穿戴設備等。包括藥妝、營養品、功能性食品等。
生活便利類:可以在經營方式和品類結構上仿效超市、便利店等零售業態,藥品不必成為其經營的主要品類(30%或者以下的占比都無關緊要)。
北京商務委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申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的可由企業總部統一配備質量管理人員。 ”便利店賣藥,這也就加速了行業的變革,為生活便利類店鋪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的通知》提出,“允許營利性醫療機構開展藥品、器械等醫療相關的經營活動,醫療活動場所與其他經營活動場所應當分離”。診所開藥店,則為專業類藥店墊底了基礎。
隨著藥店分類分級管理辦法的出臺,一旦全國推廣,藥店圈將徹底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