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突破制造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發改委制定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在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新材料、制造業智能化、重大技術裝備等九大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關鍵技術產業化專項。
對于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的重點支持細分領域,具體如下:
1、加快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化及應用
重點支持PET-MRI、超聲內窺鏡、手術機器人、全實驗室自動化檢驗分析流水線(TLA)等創新醫療器械產業化。
支持具備一定基礎的PET-CT、CT、MRI等高性能影像設備,高能直線加速器及影像引導放射治療裝置等治療設備,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新型分子診斷儀器等體外診斷產品,全降解冠脈支架、神經刺激器、組織器官誘導再生和修復材料等新型植入介入產品,高端智能康復輔助器具、高精度即時檢驗系統(POCT)等產品升級換代和質量性能提升。
2、推動高端藥品產業化及應用
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免疫系統、病毒及耐藥菌感染等重大疾病治療領域,推動靶向性、高選擇性、新作用機理的創新藥物開發及產業化。
支持市場潛力大、臨床價值高的專利到期首家化學仿制藥和生物類似藥的開發及產業化,支持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產品產業升級。
支持2015年以來已獲新藥證書或已申報新藥生產的化學藥1-2類新藥(新化合物和改良型新藥)、中藥1-6類新藥(含民族藥)及新經典名方產品、國內首家上市的生物藥產業化。
3、加強專業化技術服務平臺建設
支持醫療器械、藥品專業化咨詢、研發、生產、應用示范服務平臺建設,為行業提供關鍵技術開發、標準制訂、質量檢測和評價、臨床研究、應用示范等公共服務,推動行業全面轉型升級,促進產品質量性能提升,提高醫藥產業分工協作和生產集約化水平。
此外,《行動計劃》還提出要推動醫療康復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
對于重點專項的支持需要相關的配套政策來支撐,《行動計劃》對此提出了4大政策,具體如下:
1、加強支撐體系建設
整合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多方資源,積極開展標準的制修訂、評估、試點、驗證、宣貫和推廣應用工作,積極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加強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建設,按照自愿性認證和強制性認證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全重點領域產品認證制度和市場采信機制。
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企業質量信用動態評價、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推行企業產品標準、質量、安全自我聲明和監督制度,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和行業自律。
2、優化完善激勵政策
充分利用現有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支持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和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建設。
創新資金使用方式,積極運用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扶植創新發展的骨干企業和產業聯盟,推進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
完善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的鼓勵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單位在產品創新、增值服務和示范應用等環節的激勵約束機制。
3、強化金融政策扶持
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金融的優勢,利用貸款貼息、擔保等方式,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行動計劃實施的信貸支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
支持重點領域制造業企業產融結合,開展產品融資租賃業務,推進租賃資產證券化試點。
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對符合條件的行動計劃實施企業在發行股票、企業債券、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以及吸收私募股權投資等方面給予支持。
4、加大國際合作力度
落實“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推動建立國際對話交流平臺,構建國際合作長效機制。
圍繞標準制定、認證認可、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組織開展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合作領域。
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力度,統籌利用產業基金、政策性貸款等資金渠道,鼓勵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加強技術合作,并購海外高水平研發機構和優質企業,推動全球領先企業與國內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資合作。
發揮各類引智工程的作用,吸引全球優秀人才來華創新創業。
最后,《行動計劃》強調: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行動計劃以3年為一個周期滾動實施,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環境條件變化,動態調整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為確保行動計劃順利實施、有序推進,將逐一制定出臺各重點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實施方案。